人物简介:熊延,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教授,博士生、硕士生导师,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,闽江学者特聘教授;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博士,其后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。2013年回国后,先后在中科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(2013-2017)以及福建农林大学海峡联合研究院(2018-至今)建立课题组。目前已经在Nature,PNAS,Molecular Cell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。
“人能走多远?这话不是要问两脚而是要问志向;人能攀多高?这事不是要问双手而是要问意志。”对熊延来说,越是充满未知的地方,越是不懈探索之处。向更艰深的科研领域进军,让更多的青年学生传好植物科学的接力棒,未来的道路上才会有更多的星辰和大海。
在独创独有上下苦功夫
“夫夷以近,则游者众;险以远,则至者少。”作为科研工作者,熊延的选择从一开始就注定要走一条艰辛的路。唯有坚持不懈,才能实现一个又一个创新突破。
熊延老师在实验室
雷帕霉素靶蛋白(Target of rapamycin,简称TOR)在发现之初,就成为备受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“明星蛋白”。在动物领域,TOR相关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,无论在技术研究还是医药研究上,都带来了极大的产业化价值。但长久以来,植物领域普遍认为植物对雷帕霉素不敏感,TOR的研究始终存在着难以迫越的瓶颈,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更是寥寥无几。
“我读博士的时候就很好奇这个蛋白是干什么的,但是我知道它在植物系统很难做,相当于需要从零开始建了一个系统。”难题等待征服者,经过反复尝试,熊延从分子机理上阐释并推翻了“植物对雷帕霉素的不敏感性”的传统认知,在模式植物拟南芥中建立了一整套全新的植物TOR研究体系,包括植物TOR激酶活性检测方法、可诱导tor突变体遗传材料和TOR激酶化合物抑制剂系统。利用这套研究体系,熊延发现了TOR蛋白激酶调控细胞分裂、抗逆、抗病中的分子机理,寻找到全新的TOR信号通路成员,推动了TOR激酶在植物领域的研究进展。
熊延用自己的努力填补了TOR蛋白激酶在植物研究领域的空白,他的研究水平和方向均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。但他仍在科研路上不断深耕,进一步在植物营养和TOR调控研究领域进行探索,并正在开展天然植物代谢物的筛选和鉴定的研究,希望从我国各类珍惜的植物或药材中寻找特异次生代谢物,鉴定和建立能高效抑制TOR激酶的植物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库。谈及项目的进展成果,熊延觉得,未来能做的事还有很多,“科研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过程,最难的永远在前面,你跨过了它又会有新的更难的出现,这正是乐趣所在。”
用科学精神引领时代新人培育
“能够培养出一批热爱植物科学、为祖国奉献他们所学的青年科学家,这是育人,这也是当老师的很大的一个成就。”科技创新,贵在接力。熊延深知,培养新生的科技力量,就要坚持正确的育人理念,注重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本领,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,促进学生成长成才。
熊延老师指导学生
在教学中,熊延始终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,一步步摸索更好的教学方式。
“一开始我发现我讲太深了,他们听不懂,但是只讲课本上那些内容,又会太枯燥了。后来我又做了一些改变,他们现在反馈很好。”熊延参与了《投注平台》、《投注平台》两门本科生课程的教学工作,这两门课程是生物科学、园艺、农学、植保的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,“我发现,讲授知识点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他们能想象的东西。”他采用举例、讲故事等方法不断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,对课程内容进行诠释和激发。以生活中的日常现象,如《投注平台》中的叶子在秋天落下、树木的年轮……来告诉学生“存在即合理”、“为什么会有这个特异自然现象的存在?”、“是什么机制决定了这种自然现象的存在?”加深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,把死记硬背的概念拓展到真正的自然界生存法则中,每次上课结束后,都会有学生主动留下来继续讨论课本中延伸出来的基础科学问题,仅最近两年就吸引了多个一年级本科生自愿加入课题组实习,开展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,这也是对熊延教学成效的极大认可。
在熊延看来,不同的学习阶段侧重点是不一样的。对本科生,知识的传授侧重于科普性,激发他们的科学兴趣,培养他们对世界理性的思维方式,“一定要培养学生鉴别和认知这个世界的能力。”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,一直是熊延最看重的事情。对于刚入实验室的学生,熊延也不急于让他们立刻开启科研生涯:“我给他们半年的时间感受实验室的生活,让他们自己去想、去观察,确认自己想做什么,将来要不要从事这个行业。”对于有志于从事科研工作的学生,熊延帮助他们与实验室的讲师或者是高年级的博士合作,开展独立课题的研究,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。他始终认为,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:“无论你将来从事科研还是其他行业,我希望我的学生能获得一种能力,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。”
“熊老师以严谨著称,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严谨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。”谈及熊延的教学理念,熊延的学生,现海峡联合研究院林学中心副教授刘岩林印象深刻。
勤奋工作,掌握第一手科研资料,传承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,坚持科学探究习惯的养成,坚持与实验室每一位工作人员、硕士研究生、博士研究生以及本科学生探讨科研,传递学术情怀和学理探索的真谛。熊延凭借这样的准则,在科研事业上刻苦钻研,在教育事业上深受学生钦佩与爱戴。
与时代发展共同前行
“我内心里一直有一个梦想,希望能够学以致用报效国家。”熊延说道。科研是一项特殊的职业,不仅需要天赋,运气的加持,更需要努力和毅力,即使这样也不一定能够获得预想中的成功。希望科研工作者朝着科研方向的努力,既是源自于心底的一份热爱,也是对祖国未来的一份憧憬。
熊延老师指导学生
2013年回国后,熊延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担任研究员,面对国内高度重视粮食产量的现状及相关研究技术运用的缺口,与相关专家团队进行对接,把基础研究成果转化和拓展到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研究中,积极投身我国的农业生产建设。
熊延认为,对科研工作者来说,国内环境越来越好,吸引力越来越大。对他们来说,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我所选择的平台能不能有效推动自己的研究工作。无论是硬件设施、支持力度、文化背景,国内的科研环境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。“在国内,我可以把我的研究和应用结合起来,和很多团队、专家一起,共同建立一个很大的产学研平台,共同推动成果转化,而且我们的文化根基是相通的”当国家的需要与个人的追求高度统一的时候,势必能产生最大的合力,广阔天地,大有作为。
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,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,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。大学是科技人才重镇,是实现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。熊延希望,所有高校科技工作者都能以科研报效国家的热情,把自身的创新潜力激发出来,把自己的工作和国家需求紧紧联系在一起,将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,变成社会进步的阶梯。
人为什么要去登山,因为山就在那里;研究人员为什么要做研究,因为自然界的奥秘,就在那里。熊延认为人是不断成长、不断前进的,凡是到达的地方都属于昨天,而明天,总有更高的山在前方等待挑战。